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bu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众参与 >> 意见征集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bug
发布日期:2017-06-13 | 浏览次数: | 来源: 安庆市地税局 | 【 字体:
bug
bug

 

为了规范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我局起草了《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7619日,请将意见反馈至xzm10@sohu.com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
2017年6月12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的通知》(税总发﹝201618号),规范和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公告》(2015年第43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中涉及的纳税申报管理、减免税管理、第三方涉税信息管理、税源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等事项。其他管理事项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本办法,引导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规范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强化税源管理和风险防控;深化信息应用,深入开展以地控税、以税节地工作,拓展数据共享范围,提高综合治理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形成数据采集标准化、第三方数据利用智能化、税源管理明细化和动态化的工作模式,逐步实现城镇土地使用税科学管理。

第二章 纳税申报管理

    第四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实行明细申报管理。纳税人应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向土地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城镇土地使用税明细申报,包括税源明细信息申报、变更申报、减免税申报等。
   
第五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表格由《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表》、《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明细申报表》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明细表》组成。纳税人填报税源明细表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纳税申报表和减免税表,经纳税人按规定确认、签字后完成申报。
   
第六条  纳税人首次进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时,应逐一申报全部土地的税源明细信息。税源明细信息包括土地权属信息、出转让信息、享受减免税信息、等级和税额标准等。
   
第七条  纳税人的土地及相关信息发生变化时,应进行税源明细信息变更申报。变更申报的情形包括:
   
(一)土地使用权属发生转移或变更的,如出售、分割、赠与、继承等;
   
(二)减免税信息发生变化的;
   
(三)土地纳税等级或税额标准发生变化的;
   
(四)土地面积、用途、坐落地址等基础信息发生变化的;
   
(五)其他导致税源信息变化的情形。
   
第八条  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无论当期是否产生应纳税款,均应按期、如实向税务机关申报其享受减免税情况。
   
第九条  纳税人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终止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提交的税源明细变更信息进行核对,确认纳税人足额纳税后,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内对有关税源明细信息进行标记,同时保留历史记录。
   
第十条  纳税人基于法定原因不能按期申报的,应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可按规定办理延期申报。
   
第十一条  纳税人使用的土地不属于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范围或跨地区使用土地的,应分别向土地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可以采取直接申报、邮寄申报、电子申报、代理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地方税务机关应积极推行网络申报,搭建国税、地税联合申报平台,简化办税流程,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的负担;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电子地图显示土地等级和税额标准,方便纳税人查询和填报。
   
第十三条  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按照创新纳税服务机制的要求,本着精简、高效、便利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简并纳税人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缴税次数。
   
第十四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纳税申报的管理,统一纳税申报资料,规范纳税申报程序,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办税模式,不得增加不必要的纳税申报条件和环节。
   
第十五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明细申报的辅导和培训,引导纳税人及时、准确地进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根据纳税人特点,分类开展纳税辅导,对拥有房地产数量较多的纳税人和重点税源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专门辅导。

第三章  减免税管理

第一节 核准类减免税管理

    第十六条   核准类减免税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税务机关核准的减免税项目。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是核准类减免税项目。地方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核准的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按年核准。
   
第十八条   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的土地是指纳税人自用的土地,不包括纳税人出租、出借等土地。
   
第十九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实行减免税事项分级管理,依据省地方税务机关确定的困难减免税权限,对纳税人提交的减免税申请按照减免税金额进行区分,采用集体审议方式核准。
   
第二十条   纳税人因纳税确有困难申请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必须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一)因风、火、水、地震等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遭受重大损失的;
   
其中重大损失是指,因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给纳税人造成的资产损失,在剔除保险赔款、个人赔款、财政拨款等因素后,超过其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总和的20%(),或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0%()
   
(二)承担政府任务、从事国家鼓励和扶持产业或社会公益事业发生严重亏损的;
   
承担政府任务,是指纳税人根据政府指令性要求,向政府或社会提供服务,但取得的财政拨款、政府补助等各项收入低于其付出的成本。
   
其中发生严重亏损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 按财务会计制度调整后,连续3年发生亏损;或按财务会计制度调整后,当年亏损额,超过其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总和的20%(),或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0%()2. 年度终了, 纳税人货币资金在扣除职工薪酬和社会保险后,不足以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因政府建设规划、环境治理等特殊原因,导致土地不能使用或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
   
(四)全面停产、停业半年以上的;
   
(五)关闭、撤销、破产等,导致土地闲置不用的;
   
(六)其他经地税机关认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下列用地,不得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
   
(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文规定不能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的纳税人用地;
   
(二)从事国家限制或不鼓励发展产业的纳税人用地;
   
(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被相关部门责令停产、关闭、撤销的纳税人用地。
   
第二十二条   地税机关办理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基本流程如下:
   
(一)申请
   
纳税人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遭受重大损失导致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应当在困难情形发生后15日内向地税机关提出的减免税申请。其他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应当于年度终了后15日内,向地税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
   
提出申请时需提供如下材料:
    1
、减免税申请报告(列明纳税人基本情况、申请减免税的理由、依据、范围、期限、数量、金额等);
    2
、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证明纳税人使用土地的文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3
、证明纳税人纳税困难的相关资料;
    4
、地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减免税相关资料。
   
(二)受理
   
对纳税人提出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申请,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1
、申请的减免税资料存在错误的,应当告知纳税人并允许其更正;
    2
、申请的减免税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纳税人;
    3
、申请的减免税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补正全部减免税资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申请。
   
受理减免税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三)审查
   
受理纳税人提出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申请的,应当对纳税人提供的申请资料与法定减免税条件的相关性进行核查,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实地核查。
   
需要对纳税人减免税申请的有关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的,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核查,并形成核查情况记录存档备查。
  
(四)决定
   
纳税人的减免税申请符合规定条件、标准的,有权审批的地税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准予减免税的书面决定,依法不予减免税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纳税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以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   地税机关自受理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之日起,审批税务机关为县税务机关的,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税务机关为市税务机关的,在3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税务机关为省税务机关的,在60个工作日内办结;在规定期限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由审批的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纳税人。

第二节 备案类减免税管理

    第二十四条   备案类减免税是指不需要税务机关核准的减免税项目。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备案类减免税的,应在纳税申报的同时提交减免税备案资料。
   
第二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对备案材料进行收集、录入,纳税人在符合减免税资质条件期间,备案材料一次性报备,在政策存续期可一直享受。当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时,纳税人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第二十七条   备案类减免税的审核是对纳税人提供资料完整性的审核,不改变纳税人真实申报责任。
   
第二十八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备案减免税资料应当包括:
   
(一)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
   
(二)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证明纳税人使用土地的文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三)证明纳税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的相关证明(认定)资料;
   
第二十九条   对纳税人提请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备案,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备案的减免税资料存在错误的,应当告知纳税人并允许其更正;
   
(二)备案的减免税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纳税人;
   
(三)备案的减免税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补正全部减免税资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备案。
   
地方税务机关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备案资料进行收集、录入,受理减免税备案后,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三十条   税务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减免税备案,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三节 减免税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结合税收风险管理、执法督察、绩效考核等方式,对落实城镇土地使用税备案类减免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纳税人是否符合减免税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减免税;
   
(二)纳税人享受核准类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否根据变化情况经税务机关重新审查后办理减免税;
   
(三)纳税人是否存在编造虚假计税依据骗取减免税的行为;
   
(四)减免税税款有规定用途的,纳税人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减免税款;
   
(五)减免税有规定减免期限的,是否到期停止享受税收减免;
   
(六)是否存在纳税人应经而未经税务机关批准自行享受减免税的情况;
   
(七)已享受减免税是否按时申报。
   
第三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纳税人首次减免税备案或者变更减免税备案后,应及时开展后续管理工作,对纳税人减免税政策适用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对政策适用错误的告知纳税人变更备案,对不应当享受减免税的,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享受核准类或备案类减免税的,对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材料有留存备查的义务。纳税人在主管税务机关后续管理中不能提供相关印证材料的,不得继续享受税收减免,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要按照核准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分别设立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管理台账。
   
第三十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季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完善减免税工作机制。
   
第三十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要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将纳税人报送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第三十七条   省市两级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定期对下级地方税务局机关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管理工作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得低于20%
   
第三十八条   上级税务机关对减免税实地核查工作量大、耗时长的,可委托企业所在地的区县税务机关具体组织实施。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批准或者核实错误,造成企业未缴或少缴税款,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税务机关越权减免税的,除依照税收征管法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享受减免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事后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有关专业技术或经济鉴证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协调沟通,提请纠正后,及时取消有关纳税人的优惠资格,督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非法提供证明,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第三方涉税信息管理

    第四十条  各市(县)地税局应当积极和国土部门、农委部门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定期获取土地地籍信息、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国有土地转让信息、集体土地流转和租赁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内容和频率由各市(县)自行协商确定,原则上数据交换和共享频率每年不少于一次。各市(县)地税局可以采取网络专线直连、政府信息平台交换和移动存储介质传输等多种方式开展数据交换和共享。各市(县)地税局要建立健全信息保密制度,与国土资源等部门签订保密协议,确保信息安全。对于部门间传递共享的信
息,除办理涉税事项外,严禁用于其他目的。
   
第四十一条   地籍信息包括宗地编号、土地坐落、四至、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权利人名称、权利人证件类型、权利人证件编号、土地面积、土地用途、通讯地址、联系号码等。
   
第四十二条   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主要包括受让方名称、受让方证件类型、受让方证件号码、受让方联系号码、宗地编号、土地坐落、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出让年限、容积率、规划建筑面积、成交单价、成交总价、约定交付日期、合同日期、批准日期、批准文号等。
   
第四十三条   国有土地转让信息主要包括转让方名称、转让方证件类型、转让方证件号码、转让方联系号码、受让方名称、受让方证件类型、受让方证件号码、受让方联系号码、土地坐落、土地用途、宗地编号、转让金额、转让面积、合同日期、原土地证号等。
   
第四十四条   集体土地流转和租赁信息主要包括出租方名称、出租方证件类型、出租方证件号码,出租方联系号码、承租方名称、承租方证件类型、承租方证件号码,承租方联系号码、土地坐落、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合同日期、租赁起止日期、宗地编号、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号等。

第五章  税源管理

    第四十五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要以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明细申报信息为基础,建立健全城镇土地使用税明细税源库。要注重税源库数据质量,根据税源增减变化及时进行数据维护,实施动态管理。
   
第四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依托国土资源部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适时开发地理信息税收管理系统,逐步建立税源信息库。
   
第四十七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加强土地税源信息数据管理核查,注重对首次申报及土地信息变化时的权属资料、出转让资料、税收优惠、土地等级标准等相关情况的核实。
   
第四十八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加强对第三方信息的应用,积极利用第三方信息促进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工作
   
(一)开展与国土资源部门提供土地涉税信息的比对工作,查找征管风险,提高税源监控能力。
   
(二)开展第三方涉税信息库与城镇土地使用税明细税源库的信息关联比对工作,对已关联土地和未关联土地进行标记。
   
(三)开展已关联土地一致性比对工作,对已关联土地和未关联土地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实施税源核查。
   
(四)在税源核查中发现第三方涉税信息与纳税申报提供的土地权属证明资料不符的,应及时通知纳税人进行确认。
   
第四十九条  对税源核查环节形成的有争议待处理土地和无法与纳税人取得联系的待核查土地,核查人员可以到土地现场进行实地核查。纳税人对应税土地面积有争议的,地方税务机关可以委托国土资源等部门进行核实或组织有资质的测绘部门进行实地测绘。

第六章  税收风险管理

    第五十条   各市(县)地税局应充分利用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明细信息、财务报表信息、其它税种征管信息、第三方涉税信息等的关联关系,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源登记、纳税申报等事项进行风险分析,纠正土地使用税漏申报、少申报、错申报行为,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降低税务机关执法风险。
   
第五十一条   各市(县)地税局通过开展以下分析与核查,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风险管理:
   
(一)新增土地未及时登记风险信息来源:
   
一是土地地籍信息、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国有土地转让信息、集体土地流转和租赁信息;
   
二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契税信息、房产税信息;
   
三是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增减信息。
   
比对方法:将前两类信息中承受方土地信息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承受方登记的税源明细信息进行比较,核查纳税人是否存在新增土地但未如实登记的情况。筛选第三类信息中,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期末金额大于期初金额的纳税人,核查纳税人有无新增土地未及时登记税源情况。
   
(二)少登记土地面积风险信息来源:
   
一是土地地籍信息、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国有土地转让信息、集体土地流转和租赁信息;
   
二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契税信息;
   
比对方法:将上述信息中纳税人土地权属登记面积与税源明细申报的土地面积进行比较,核查纳税人是否存在少申报土地面积的情况。
   
(三)受让土地延迟登记取得时间风险信息来源:
   
一是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国有土地转让信息;
   
二是土地出让合同。
   
比对方法:将上述信息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合同签订时间、实际交付时间综合分析判断,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86号)和安徽省地税局20122号公告,核查纳税人有无延迟登记土地取得时间,少缴纳土地使用税的情况。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安徽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发表意见:

 

bug
bug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帮助信息 | 网站建议
版权所有:365在线体育投注网 皖ICP备09009541号 网站标识码:3408000046
联系信箱:aqdsj02@mail.hf.ah.cn 地址:安庆市孝肃路251号 邮编:246000
技术支持:合肥深拓软件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301251 总访问量:您是第 位访客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053

Produced By STCMS PublishDate:2018-07-05 14:34:57